中岳嵩山有太室、少室二山。这太室、少室的名字是从何说起呢?
相传唐尧时,登封县叫崇地,嵩山叫崇山。那时普天下洪水泛滥,人们无法生存,纷纷逃往崇地。因为这里地势高,又有个酋长崇伯鲧领着堵水,就留下了一大片土地,可供居住。因此鲧也有了名声。鲧的名声传到唐尧耳朵里,他就派鲧专门去治水。鲧只知道堵,一连治水九年不成,便被唐尧杀了。
虞舜为君后,鲧的儿子大禹要求继承父亲的意志去治水。舜看禹有决心有才能,就答应了。禹的朋友伯益,劝禹用疏浚的办法去治水,一连治了十三年,开出九条河道,终于治住了洪水。
大禹治水到了涂山,人们看大禹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媳妇,就把一个最好的姑娘涂山娇嫁给了他。婚后,禹把涂山娇带回崇地。涂山娇的妹妹涂山姚不愿离开姐姐,也一起到崇地安家。大禹把涂山娇安排在崇山脚下居住,把涂山姚安排在季山脚下居诠。安排停当以后就又治水去了。一次路过家门,同伴劝禹进家看看,禹却说:“治水要紧,不能因顾自己耽误大事。”就这样大禹一连三过家门口,都没进门看上一眼。后来,要开凿轩辕关,工地就在家门前,禹这才见到了涂山娇。涂山娇有次发现丈夫的化身是黑熊,一气变成了石头。大禹从石头中唤出了儿子启。可是抱着孩子怎样才能去开山呢?大禹无奈只好找涂山姚了。涂山姚见大禹为民治水的决心坚如铁石,十分爱慕,便继她姐姐嫁给了大禹。从此,他不仅代姐姐照管孩子,还代姐姐一天三顿为大禹准备饭菜。大禹就把涂山娇住的崇山叫“太室”,把涂山姚住的季山叫“少室”,“太室山”和“少室山”也就从此得名了。
不久,轩辕关被凿通,治水的人又开到了龙门山,凿开了龙门口,撤干了汝阳江,露出了大片沃土。
人们为了纪念涂山娇、涂山姚姐妹,在太室山下建了太室殿和太室祠,在少室山下建了少室殿和少姨庙,还在启母石前建了启母殿和启母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