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碑四种吴碑四种

吴碑四种

魏晋时期碑刻艺术大为发展,最负盛名的即为“吴碑四种”。《天发神谶碑》不同于秦代的篆书,也不同于当时的隶书,笔意介于二者之间,笔体以圆驭方,下笔时先如隶书的斩截,但收笔时,加上了尖锋悬针似的垂脚,刚劲利落而又气势雄伟,奇恣峻拔,且蕴藉无穷。

在魏晋碑体中独具特色,姿态非凡。《禅国山碑》是篆书体,书法浑厚,但结构又与隶体相通,别具风格。《谷朗碑“立于湖南耒阳杜公祠。字形结构虽仍有隶书痕迹,但笔法已从隶体中脱化而出,表现出新的体势,初步具备了楷书体的特点,把它定为最早的楷书碑刻也在情理中,这对于了解汉字书体从隶到楷的演进过程意义重要,在数量不多的此类碑刻中弥足珍贵。

《葛祚碑》也为吴碑四种之一。孙吴碑刻力求在肃穆雅正而又呆板繁难的隶体碑风之外开拓生机,或崇古返篆,或创新迎楷,这昭示着隶书确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,仿古可以偶尔为之,在出其不意中引动兴志,楷化则真正体现了碑刻艺术的走向,隶书消亡楷书兴起,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