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从厚(914年12月17日―934年5月24日),小名菩萨奴,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(一作第五子),母为昭懿皇后夏氏 ,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。
天成元年(926年),授任金紫光禄大夫、检校司徒。天成二年(927年),改任河南尹。长兴元年(930年),受封宋王,兼任成德节度使。长兴二年(931年),加任检校太尉兼侍中,改任邺都节度使。长兴四年(933年),后唐明帝驾崩,李从厚即位于洛阳。
应顺元年(934年),潞王李从珂篡位登基,李从厚被废为鄂王,不久遇害。在位一年,时年21岁。后晋天福元年(936年),追谥曰愍皇帝。
早年经历
公元914年12月17日(天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),李从厚出生于晋阳府邸。李从厚幼年时,就喜好读《春秋》,略微懂得其中大义。成年后身体健壮,为人寡言有礼貌,其父李嗣源因为他长得像自己而特别爱他。
公元926年(天成元年),授任金紫光禄大夫、检校司徒。
公元927年(天成二年)四月,任改河南尹、判六军诸卫事,加授检校太保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同年十一月,加授检校太傅。
李从厚的妃子孔氏是孔循之女,安重诲对孔循把女儿嫁给李从厚很愤怒,公元928年(天成三年),罢免孔循的枢密使之职,将李从厚派到地方担任宣武军节度使。同年三月,又担任汴州节度使。
公元929年(天成四年),改任河东节度使。
公元930年(长兴元年),改任镇州节度使。不久封为宋王,又改任成德节度使。
公元931年(长兴二年),加授检校太尉、兼侍中,改任天雄节度使,不久又改任邺都节度使。
公元932年(长兴三年),加任中书令。
登基为帝
公元933年(长兴四年)十一月二十日,李从厚的同母兄秦王李从荣因谋反被处死。当时李嗣源病危,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派宦官孟汉琼到邺都召李从厚回京。十一月二十六日,李嗣源去世,秘不发丧达六天之久。十二月一日,在西宫发丧,李从厚即皇帝位。
被废遭杀
李从厚即位后,一直把潞王李从珂和石敬瑭当成眼中钉。因为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,但是他作战勇敢,屡立战功,因此被李嗣源封为潞王,任风翔节度使。
李从厚一直对潞王李从珂放心不下,担心他起来造反,夺取皇位。因此.他把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从朝中调到亳州任团练使,把李从珂一个已经削发出家当尼姑的女儿召进宫中作人质。
就是这样,李从厚还是不放心,又将李从珂改镇河东,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改镇成德,将成德节度使范延光改镇天雄,让自己的堂兄弟李从璋调任凤翔,接替李从珂的节度使职务。
对此,李从珂心里非常恼怒,在部下的鼓动下。于是便拒绝朝廷命令,起兵造反。
唐闵帝李从厚急忙派兵前去镇压。
后唐长兴五年(934年)三月,朝廷军队兵临风翔城下。
潞王情况危急,正在这时.朝廷军中羽林指挥使、偏将扬思权突然反戈,率众投降潞王李从珂。李从珂于是便重整旗鼓,率领兵马直接攻打洛阳。
不久,李从珂率军攻打并夺取了陕州。
唐闵帝听说陕州失守,便打算逃到魏州,召见盂汉琼,让其去魏州安置。但是,盂汉琼不应召命,闵帝只好只身匹马逃出洛阳,奔向魏州。
四月一日,唐闵帝到达卫州(今河南汲县)时。遇见石敬瑭.认为得救,于是没有再去魏州。石敬瑭原来也和潞王李从珂一样,是被唐闵帝不相信的将领之一。现在看见唐闵帝单身逃来,便把他安置在驿馆之中,自己却率军向洛阳进发,与李从珂会合。
四月四日,李从珂进入洛阳。
四月六日,李从珂即皇帝位,是为唐末帝。唐末帝废唐闵帝李从厚为鄂王,派王弘贽将驿馆迁至卫州州署。
四月九日,唐末帝派王弘贽的儿子王峦用药酒去杀唐闵帝。唐闵帝知是药酒不肯喝,王峦就用绳子将唐闵帝活活地勒死了。
后晋高祖石敬瑭称帝后,将他谥为闵皇帝(也作愍皇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