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世纪下半叶到六世纪,中国的先进文化大规模传入日本,促成了日本古坟文化的兴起,并最终代替弥生文化,推进了日本历史文化的进程。在此期间,代表古坟文化的大和政权开始形成,并逐渐成为日本列岛的中心,在四世纪下半叶基本统一日本,使日本进入古代文明的繁盛阶段。
这一时期,日本通过朝鲜半岛继续吸收大陆先进文化,不断从朝鲜的弁辰得获铁矿和铁制工具、兵器,并开始交结百济。同时日本也同中国直接联系,经常派遣使者,先后和曹魏、东晋、刘宋、南齐、萧梁等政权建立邦交,以获得册封,加强文化的交流,壮大自己的国力。
238年以后的八九年间,日本倭女王卑弥呼就向曹魏派出4次使节,并献赠男生口、女生口、斑布等礼品。魏也2次派使者到日本,并带去大量中国锦绢、珠宝等。应神天皇(270~309)时代,大批汉人从朝鲜移居日本,他们从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养蚕织丝技术,改进了织机,改良了蚕种,为日本的丝织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。除佛教东渡外,中国对日本在精神文化上的影响还表现在文教、儒学等方面。
应神天皇时,汉字正式传入日本宫廷。约在405年,百济博士王仁向应神天皇献《论语》10卷,《千字文》1卷,使汉字和儒家经典正式传入日本,结束了日本无文字的历史。此后,日本的文字逐步从汉字中借音、借形产生出来,开始了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历史时代。